洛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洛陽市推動城市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洛政辦〔2023〕29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
《洛陽市推動城市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23年7月6日
洛陽市推動城市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入貫徹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推動城市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豫政辦〔2023〕4號)精神,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綜合水平,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安排部署,將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發展的首要位置,構建安全、便捷、綠色、智能、高效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提升公共交通吸引力和服務水平,為人民群眾提供均等化、多元化、高品質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務,為更好服務人民群眾出行提供強有力支撐。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城市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政策體系基本健全,城市公共交通服務品質、保障水平、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提升,智能化、綠色化、多元化發展取得新突破,群眾出行“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問題有效解決,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
1.主體地位更加凸顯。城市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不低于45%。
2.基礎設施更加完善。中心城區公共交通站點500米覆蓋率、新建或改擴建城市主干道港灣式公交??空驹O置比例、城市公共汽電車進場率達到100%,公交專用車道設置比例不低于20%,新增無障礙城市公交站臺設置比例達到80%以上。
3.技術裝備更加先進。新增和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車比例達到100%(不包括應急救援車輛),氫能源城市公交車比例逐步提升,新增和更新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公交車比例不低于30%,城市公交車載智能視頻監控系統安裝率達到100%。
4.服務保障更加優質。早晚高峰時段城市公共汽電車平均運營時速達到18公里/小時以上,城市公交發車正點率不低于90%,來車信息實時預報覆蓋率達到100%,非現金支付比例達到80%以上,智慧站牌數量達到300個。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運行圖兌現率不低于99.98%,線路服務質量評價得分不低于900分,列車正點率不低于99.95%。城市公共交通乘客滿意度不低于85%。實現城市軌道交通車站100米范圍內公交站點全覆蓋,地鐵與公交實現無縫銜接。
5.運營安全更有保障。公共交通企業雙重預防體系建設覆蓋率達到100%,公交車駕駛區域防護隔離設施安裝率達到100%,城市公共交通行車責任事故死亡率不高于0.05人/百萬車公里。
6.行業發展更可持續。公共交通補貼補償到位率達到100%,城市公共交通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現代化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公共交通服務群眾便利化出行能力顯著增強,交通運輸與經濟社會發展實現緊密融合。職工收入原則上不低于本地社會平均工資水平,職工從業自豪感和歸屬感明顯增強。
二、重點任務
(一)深入實施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
1.加強城市公共交通規劃引導和資源優化配置。構建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發展和土地配置模式,在編制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時,同步編制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和城市公共交通專項規劃。統籌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合理配置和利用各種交通資源,將綜合樞紐站、公交場站、軌道交通車輛基地(含停車場、車輛段)等設施納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在城鎮詳細規劃中明確軌道交通車站和附屬工程、公交場站用地規模和控制指標。城市公共交通規劃涉及公共安全方面的設施設備和場地、用房等要切實保障到位。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根據公共交通相關規劃,及時將公共交通用地納入控規控制用地,優先保障公共交通設施用地。加強對公共交通規劃實施過程的監管,不得隨意修改或變更公共交通規劃,禁止將規劃確定的公共交通用地挪作他用。
2.加強路權保障。落實公交專用道發展規劃,按照《公交專用車道設置(GA/T507-2004)》標準,在具備條件的主干道上研究設置城市公交專用道,構建連續、成網的公交專用道路網絡。未設置公交專用道的主、次干道在道路交通高峰時段采取相應措施,保障城市公共交通車輛優先通行。根據道路實際情況研究公共交通車輛不受禁左、禁右的限制和有效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車輛運行速度和道路使用效率的相關措施??茖W設置城市公共交通優先信號系統,合理優化信號配時,減少公交車輛路口等候時間,保證城市公共交通車輛優先通行權。加大公共交通優先通行交通管理設施的投入和建設力度,在新建、改建和擴建道路時,同步建設監控、電子警察、卡口等智能交通管理設施并施劃準確、清晰的標志、標線。加強對公交專用道的監控,依法對占用公交專用道、干擾公共交通車輛優先通行的違法行為予以處罰。
3.持續爭先創優。做好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動態評估相關工作,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標準不降”,保持政府主導、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常態化工作推進機制,定期研究部署公交都市建設工作,促進公交都市提質增效。
(二)加快完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
4.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按照《洛陽市主城區公共交通專項規劃及場站建設規劃(2021—2035年)》,優先保障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用地,加快推進城市綜合客運樞紐和公交場站建設,將城市公共交通場站和配套服務設施(含步行道、自行車道、公共停車場等)納入城市改造計劃,統一規劃、同步實施。探索實施配建式公交場站,根據新建居住區、大型辦公區、商業區、高校園區等重點區域的規劃人口發展規模和空間分布情況,合理配套建設公交首末站、樞紐站以及新能源公交車充電設施,同步規劃、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
5.改善公共交通站點環境。有序開展城市公交站臺無障礙改造和老舊公交站亭提升改造,每年改造無障礙站臺不低于15處,提升改造公交站亭不低于50組。新建、改擴建城市主次干道時按照“三有兩無”(有雨棚、有座位、有站臺、無障礙、無積水)標準同步建設港灣式公交??空?。
6.支持公共交通場站綜合開發?,F有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用地和軌道交通沿線的地上、地下空間,可依規定按照市場化原則實施綜合開發,在保證運營需求功能的基礎上,支持原土地使用者對現有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用地進行立體綜合開發,研究多層空間開發模式,建設集停車、房屋租賃、商貿、金融、餐飲、廣告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公共交通綜合體,選擇1個試點,先行先試進行立體綜合開發。規劃地面公交、軌道交通場站時,提前統籌考慮綜合開發的可能性,因地制宜為商業化經營預留空間,增強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續發展能力。建立城市公共交通用地綜合開發和收益反哺機制,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用地綜合開發收益全部用于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彌補城市公共交通企業運營虧損。
(三)加快提升公共交通服務品質。
7.優化城市公共交通組織模式。按照公交線網建設規劃和公眾出行規律、客流特征分析,優化調整城市公交線網和站點布局,加大城市周邊和新建醫院、學校、住宅區等區域的線路覆蓋面。因地制宜發展社區公交、短線公交,構筑微循環公交系統,增強公交微循環功能,積極發展定制公交、旅游專線、大站快車、商務快線、通勤班車等特色公交服務,增強公交服務能力。深入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發展,逐步開通洛陽至周邊城市公交快線,加強與周邊城市交通互聯互通。
8.加強城市公共交通換乘銜接。在城市出入口和軌道交通外圍站點建設“停車+換乘”停車設施。推動實施軌道交通與鐵路的安檢互認,加強城市公交和地鐵與鐵路、民航在運營時刻、組織調度方面的協同銜接,保障旅客便捷換乘。加強醫院、商圈、景區、大型居民區周邊出租車停車位建設,優化交通秩序。軌道交通出入口周邊、公交站周邊按照大于30米、小于50米的距離施劃非機動車和共享車輛停車位。加強城市步行和自行車等慢行通道建設,構建連續、安全、舒適、便捷的慢行系統。積極推進公共交通一體化進程,公交地鐵與客運高鐵有效銜接、共享單車和公共交通無縫銜接,公共交通系統整體營運效率大幅提高。
9.強化城市公共交通數字化應用。開展“出行即服務”平臺建設可行性研究,推進城市交通客運服務融合,推進聯程運輸健康、有序、快速發展。進一步提升完善公眾出行信息服務系統、車輛運營調度管理系統、安全監控系統、運營服務監督系統及應急處置系統,深化客流分析系統在線路科學調度中的實踐應用,發揮大數據賦能作用,推動智慧站牌建設。加快智慧軌道交通建設,構建集預警研判、指揮調度、應急處突等功能為一體的智慧軌道交通綜合實戰平臺。城市軌道交通推廣應用快速化安檢新模式、新技術、新產品,逐步實現“無感安檢”。構建軌道、公交、城鄉客運兼容協調的支付系統,加快推進公交與軌道交通刷碼互通。
10.推廣應用城市公共交通綠色裝備。持續開展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推進充電樁、加氫站建設,結合加氫站布局,優先選擇市區交通樞紐、大型風景區,開展燃料電池客運車示范運營。根據城市發展需要,優化公交車輛車型,根據運營時間、運行路段科學匹配車輛。
11.提升城市公共交通適老化服務水平。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適老化建設改造,逐步實現公交場站、軌道交通車站無障礙設施全覆蓋。逐年提升新增和更新低地板及低入口公交車比例,非低地板或低入口公交車逐步配備適老化裝置,方便特殊乘客上下車輛。每年打造2條敬老愛老專線,運營公交車輛的老弱病殘孕專座處加裝下車提示按鈴設施。持續落實特殊群體乘車優待政策,逐步取消老年卡年審,加快推進第三代社會保障卡(含電子社??ǎ┧⒖ǔ斯缓偷罔F出行,適時探索實行老年人憑身份證乘坐城市公共交通。
12.深化城市公共交通文明建設。積極開展“服務之星”評選表彰活動,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深入開展企業職工運動會和技能競賽,提升職工身體素質和技能、服務、安全生產水平。支持公共交通企業爭創國家、省級公共交通優秀企業、品牌線路、星級駕駛員、最美地鐵車站等,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城市公共交通企業應定期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展示行業文明形象,彰顯社會貢獻與擔當。
(四)建立公共交通持續發展機制。
13.健全財政扶持機制。加大城市公共交通投入,對公共交通場站建設、新能源車輛和配套設施的配置與更新、信息化水平提升、適老化改造等對城市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的項目給予資金和政策扶持。落實公共交通企業成本規制及財政補貼補償辦法,確保公共交通補貼落實到位,對企業因承擔政府指令性任務等形成的政策性虧損,結合實際給予補貼和補償。加強對城市公共交通企業的監督,對運營成本和費用進行年度審計和評價,并向社會公開。發改、財政等相關部門要進一步清理對城市公共交通企業的各項收費,及時公布收費項目,維護城市公共交通企業的合法權益。全面落實城市公共交通企業依法享受的減征或免征有關稅費政策。
14.建立票價評估和調整機制。建立公共交通票價動態評估和調整機制,構建“政府可負擔、企業可持續、百姓可承受”的城市公共交通票制票價體系。統籌考慮財政供給能力、企業運營成本和居民承受能力,研究軌道交通、地面公交票價差別化、多樣化調整機制,適時調整公共交通票價,促進城市公共交通持續健康發展。根據洛陽特點和不同類型乘客出行需求,推廣日票、月票、季票、年票、換乘優惠票等多種票制票價。制定軌道交通與地面公交聯程優惠政策,進一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整體吸引力,引導居民選擇公共交通出行。
15.推進城市公共交通企業轉型升級。支持公共交通企業開展多元化經營業務,充分利用優質存量資產,拓寬融資渠道,吸引和鼓勵社會資金參與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通過市場化運作拓寬經營渠道,支持發展共享單車業務,做強新興業務板塊,主副結合,提高企業內生動力,改善企業財務狀況。加快推進公共交通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形成板塊清晰、專業突出、規模適度的業務布局。
16.保障從業人員合法權益。建立健全公共交通企業職工人均收入正常增長機制,逐步提高職工的工資收入。貫徹執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保障職工權益,落實應有的勞動福利待遇,保持城市公共交通職工隊伍穩定。不斷改善從業人員生產生活環境,持續推進職工休息室、愛心驛站等建設,妥善解決駕駛員就餐、休息等方面的實際問題。定期組織開展職工體檢和心理健康輔導,保障從業人員身心健康。
(五)提高公共交通安全運營水平。
17.壓實公共交通安全責任。公共交通主管部門履行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安全管理工作組織部署到位、督促檢查到位、責任落實到位。城市公共交通運營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主要負責人第一責任。
18.完善風險防范機制。公共交通主管部門要督導運營企業健全完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扎實有效開展風險辨識評估、風險預警預控、隱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險源監控、應急管理等工作。加大公共交通領域重大風險防控,認真排查城市公交跨河橋梁、臨崖路段交通安全設施,加強途經隧道、涵洞、橋梁運營線路管理,車輛駕駛區域防護隔離設施按標準安裝到位,強化車輛例檢和新能源車輛充換電管理。修訂《洛陽市加強軌道交通規劃建設與安全保護區管理辦法》,維護軌道交通各方主體合法權益,促進軌道交通事業健康發展。交通運輸、公安、應急管理等政府部門和公共交通企業、街道社區之間加強協調聯動,構建公共安全協防體系和應急響應機制,指導企業做好反恐防范、安檢、治安防范和消防安全管理等工作。
19.加強應急處置機制建設。健全應急指揮機制,完善交通、公安、消防、應急等相關單位信息共享、聯合演練和應急聯動機制。及時修訂完善城市公共交通應急預案與城市綜合應急預案銜接,完善極端天氣、突發事件情況下的停運機制,不具備安全運營條件時,堅決及時停運,嚴禁駕駛員冒險作業、涉險運營。加強應急處置培訓,開展常態化應急演練活動,提高公共交通運輸企業管理人員和駕駛員應急處變能力。
三、任務分工
1.市發改委:統籌充電樁建設;清理對城市公共交通企業的各項收費,及時公布收費項目,指導公共交通企業建立科學的票制票價調整機制。
2.市工信局:牽頭開展我市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工作,對公共交通企業購置的符合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要求的氫能源公交車輛給予政策支持。
3.市公安局:構建公交專用道網絡,研究公共交通車輛不受禁左禁右的限制,科學設置公共交通信號系統,加大公交專用道監控和治理,保證公共交通車輛優先通行權;配合探索老年人憑身份證乘坐公共交通;指導公共交通企業做好反恐防范、安檢、治安防范等工作。
4.市財政局:健全扶持機制,加大對城市公共交通的投入,按照成本規制辦法和補貼補償辦法補貼到位;建立公共交通用地綜合開發收益反哺機制。
5.市人社局:加快推進第三代社會保障卡(含電子社??ǎ┧⒖ǔ斯缓偷罔F出行。
6.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加強城市公共交通規劃引導,合理配置公共交通用地,明確公共交通用地規模和控制指標,公共交通設施用地及時納入控規控制用地;加強公共交通規劃實施過程監督,確保公共交通用地不被挪用;破解公共交通用地開發利用政策瓶頸,支持地鐵沿線和公共交通用地綜合開發;規劃審批大型居住區、商業區、園區時考慮探索配建式公交首末站。
7.市住建局:落實公交專用道規劃,新建、改建和擴建道路時同步施劃公交專用道,建設標準化港灣式??空竞蜔o障礙站臺。
8.市交通運輸局:統籌協調公交都市動態評估、公交場站建設、公交線網建設、公共交通數字化應用和新能源車輛推廣、適老化線路建設、政策補貼、公共交通接駁等相關工作,加強公共交通安全生產監管。
9.市應急管理局:指導公共交通企業安全生產工作。
10.市國資委:主導公共交通企業重組整合,形成行業發展合力。
11.市城市管理局:負責慢行系統建設和慢行系統與公共交通接駁,在新建、改建公交站亭時協助相關單位完成苗木移植和電力保障工作。
12.市金融工作局:幫助公共交通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協調銀行與公共交通企業加強合作。
13.市總工會:支持公共交通企業爭先創優活動,指導開展精神文明評選表彰活動。
14.市稅務局:落實城市公共交通企業依法享受的減征或免征有關稅費政策。
15.國網洛陽供電公司:在公交充電樁建設時給予支持。
16.各公共交通企業:持續推進場站、無障礙站臺、適老化等設施建設;實施綜合開發項目,開展多元化經營業務,提高內生動力;優化線網布局,實現無縫銜接,推廣各種票制,研究聯程優惠方案,提高整體運營效率;強化數字化應用,全面推進智能化系統建設;開展燃料電池客運車示范運營;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健全職工工資增長機制,改善從業環境,保障身心健康;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完善風險防范機制,提高應急防控能力。
17.各城市區政府:保障公共交通設施用地,規劃確定的公共交通用地不挪作他用。對確定實施的公共交通設施用地負責征地、拆遷及報批等相關費用,法定期限內配合公共交通企業完成相關手續辦理,并凈地移交。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保障。
各相關部門要依據國家和省有關政策,把深入貫徹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推動城市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真正落到實處。市交通運輸局牽頭,建立聯席會議制度,不定期召開會議,落實公共交通發展決策,明確各部門職責,集中解決推動城市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各縣區參照本方案制定完善相關措施,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加強對公共交通發展的支持。
(二)強化考核評價。
由市交通運輸局牽頭,各相關單位配合,按年度對方案落實情況進行監測,對工作落實不到位的聯合市政府督查室進行督促。每年依據服務質量績效考核有關規定對城市公共交通企業服務質量和運營安全進行評價,評價結果作為衡量城市公共交通企業運營績效、發放政府補貼的重要依據。
(三)強化氛圍營造。
市屬新聞媒體要主動作為,通過組織開展多樣化、富有公眾參與性的宣傳活動,積極推廣公共交通優先理念和具體舉措,引導更多居民選擇公共交通出行。加大對公共交通行業勞動模范、愛崗敬業楷模和典型事跡的宣傳力度,進一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企業知名度。持續開展綠色出行宣傳月、公交出行宣傳周、城市無車日、公共交通開放體驗日等活動,提升人民群眾對城市公共交通的接受度和認同感,營造居民綠色出行的良好氛圍。
12月4日,宇通客車發布11月產銷快報稱,11月客車產量達3,342輛,同比下降5.94%,本年累計產量達32,924輛,同比增長26.53%;11月客車銷量達3,285輛,同比下降8.39%,本年累計銷量達31,809輛,同比增長25.09%。 值得注意的是,大型客車11月銷量達1,905輛,同比增長30.03%,本年累計銷量達16,915輛,同比增長77.66%。 而輕型客車11月銷售280輛,同比下降60.06%,本年累計銷量達5,715輛,同比下降29.17%。 此外,宇通已形成全系列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產品布局,完成了8-12米氫燃料公交車、9米和11米氫燃料公路客車等系列化產品的開發。近日宇通客車向鄭州公交交付100輛宇通氫燃料公交車,宇通客車稱,這是2023年以來國內最大批量的氫燃料公交車訂單。 特別推薦? 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http://e.zbase.cn/26704799